
茅山風物丨仙姑餅
2022/4/21來源:茅山頭條
春日,茅山山野里各種可食用的野菜盛長,茅山人家都趁著春光一嘗春鮮。
糯米粉被稱作米屑,粳米粉被稱作米粯。米屑、米粯均可做餅,都是茅山人家的別樣小食。米屑餅澆糖做成“油糍糍”,軟糯香甜;米粯做餅可清水煮熟,軟硬適口。若將春日的野菜做餅,則是獨特的春日滋味。
圖丨絲棉草 張龍軍攝
絲棉草,開黃色小花,因葉片有細白絨毛,像是茅山人口中的“絲棉”,故名。
仙姑村位于金壇茅山旅游度假區北部,緊偎茅山東麓。相傳有位仙姑樂善好施,在此治病救人,后人為其修建仙姑廟,并聚集而居故得名。在這里,村民有春日用絲棉草做餅之俗,緣于仙姑以此草入藥制食,后人紀念,代代相沿,便喚作“仙姑餅”。
圖丨采摘絲棉草
絲棉草,即鼠曲草?!侗静菥V目》中記載,“時珍曰∶曲,言其花黃如曲色,又可和米粉食也?!笔笄萸o葉入藥,有鎮咳、祛痰、治創傷等功效。也是江南青團的著色原料之一。
圖丨仙姑餅 張龍軍攝
田野里尋草、擇嫩葉;洗凈、舂碎、取汁;汁與米屑揉和、繼而捏團、壓扁;油鍋攤煎,最后撒上蔥花調料。屬于茅山春日的一份獨特滋味即成。
仙姑餅,把茅山的春光揉進,是對治病救人仙姑的紀念,是茅山春日自然的饋贈,也是勤勞山人對這片土地的摯愛。
相關茅山民俗散文欣賞